“哪里有汛情,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
“哪里有线索,哪里就有我们的足迹。”
入汛以来,明珠新闻人闻“汛”即动,迎难而上,定格了无数一线职工敬业、拼搏、奉献的感人画面。一组组镜头、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把明珠集团战胜洪水的信心传遍了大河上下、流域各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宣传战役中,明珠新闻人用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出色的专业能力,严谨地回答了如何提高新闻“四力”这个时代命题。
——抓营势造场,弹好“前奏曲”。为切实扛牢防汛宣传责任,积极营造团结协作、合力攻坚的舆论氛围,推动防汛工作开好局,在集团公司办公室指导下,宣传中心提前研究制定调水调沙宣传方案,“定人、定责”,对防汛宣传组的每位工作人员规定职责、规定任务,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形式上丰富多彩,内容上与时俱进。宣传中心第一时间走访相关责任单位,用镜头记录三门峡枢纽保障防汛安全的“先手棋”,推出《VLOG带你看备汛》5期,微视频《调水调沙前的三门峡大坝》,撰写《大河安澜“备”为先》《三门峡枢纽局圆满完成2022年黄河防御大洪水调度演练》《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理局以“绣花”功夫筑牢防汛屏障》等通讯稿件,奏响汛期宣传前奏。
——抓主流引导,发出“最强音”。在今年的汛前调水调沙和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期间,集团公司办公室与宣传中心积极邀请各级主流媒体前来采风采访,“借船出海”“借力造船”。通过不同层级的媒体传播明珠好声音、讲述黄河故事,充分报道集团公司在防汛工作决策部署、滚动会商、精准调度、严密防守等方面的措施成效。《三门峡枢纽为小浪底调水调沙》第一时间在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多栏目播出,《三门峡水利枢纽接力调水调沙》《用我的水调你的沙》等相关内容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水利网、《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今日头条、《大河报》等30多家媒体广泛采用。积极对接河南日报社、黄河报社,采写通讯《声震三门 坚守山水之间》《把“承上启下”做出真效果》《21年黄河调水调沙 三门峡水利枢纽发挥了哪些作用》,共外发稿件35篇。
——抓报网联动,唱响“主旋律”。自7月4日起,按照集团公司的相关要求,宣传中心先后派出4路记者,分赴调水调沙现场、周边库区及有关单位,同时发动通联队伍报送信息、拍摄资料,积极对接防汛指挥部、水调部、水库研究中心等职能部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报道,开设《防汛迎战正当时》《防汛VLOG》等栏目;报纸刊发汛前调水调沙专版,并开辟“迎汛备战在行动”“一线传声”专栏。先后推出《“汛场”练兵 防范未然》《以练为战砺先锋》《后勤不“靠后” 保障冲在前》等反应一线职工拼搏、敬业的新闻特写。截至7月11日,“两网一报一微”发布防汛相关消息98条、通讯8篇、照片40余幅,播报相关视频新闻8条。
——抓融合发展,共奏“交响曲”。积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创新传播形式、服务方式和话语表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开通集团公司微信视频号,在现场设置一线新闻报道站,抢先制作发布视频新闻、视频海报、快剪5条,一经发布反响强烈,总点击量突破5万,其中《三门峡枢纽调水调沙》点击量突破1.5万;在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黄河号、大河报全媒体平台、三门峡电视台全媒体、黄河网微信公众号、黄河视讯微信公众号播发相关新闻12条,总点击量突破200万;推出首款以防汛工作为内容的手绘屏保壁纸,引起竞相转载……
在这场宣传“大考”中,明珠新闻人不畏艰难,奋力书写高分答卷;用生动准确的系列报道,奏响明珠最强音,用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爆款”,让点点滴滴的正能量汇聚成“大河安澜有我守护”的磅礴精神力量。(王铎)
责任编辑:华夏炎 审核: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