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null, sublm=[], bm=jtywen, hs=7, lx=1, fmt=null, fzks=null, lmmbid=null, cjsj=2020-09-10 19:01:37.0, pushlmid=null, lmms=, mc=集团要闻, xssx=001, gdhs=15, lmgjc=, id=3784, scbz=null, fzr=null, pxfs=2, nrlx=1, ljdz=, cj=2, cjr=1, lxfs=null, leaf=1, lmTemplate=null, lmbh=null, sjlmid=3760, fmt_src=null, promptTime=null, zdid=106, lastUpdateTime=2024-08-27 02:12:46.0}, {template=null, sublm=[], bm=zhxw, hs=7, lx=1, fmt=null, fzks=null, lmmbid=null, cjsj=2020-09-10 19:02:22.0, pushlmid=null, lmms=, mc=综合新闻, xssx=002, gdhs=15, lmgjc=, id=3787, scbz=null, fzr=null, pxfs=2, nrlx=1, ljdz=, cj=2, cjr=1, lxfs=null, leaf=1, lmTemplate=null, lmbh=null, sjlmid=3760, fmt_src=null, promptTime=null, zdid=106, lastUpdateTime=2024-08-26 23:29:46.0}, {template=null, sublm=[], bm=ztxw, hs=7, lx=1, fmt=null, fzks=null, lmmbid=null, cjsj=2020-09-10 19:03:10.0, pushlmid=null, lmms=, mc=专题新闻, xssx=003, gdhs=15, lmgjc=, id=3790, scbz=null, fzr=null, pxfs=2, nrlx=1, ljdz=, cj=2, cjr=1, lxfs=null, leaf=1, lmTemplate=null, lmbh=null, sjlmid=3760, fmt_src=null, promptTime=null, zdid=106, lastUpdateTime=null}, {template=null, sublm=[{template=null, sublm=[], bm=sp, hs=4, lx=1, fmt=null, fzks=, lmmbid=null, cjsj=2021-05-08 23:11:19.0, pushlmid=null, lmms=, mc=视频, xssx=, gdhs=15, lmgjc=, id=6862, scbz=null, fzr=, pxfs=2, nrlx=1, ljdz=, cj=3, cjr=1780, lxfs=, leaf=1, lmTemplate=null, lmbh=null, sjlmid=3793, fmt_src=null, promptTime=null, zdid=106, lastUpdateTime=null}, {template=null, sublm=[], bm=tp, hs=4, lx=1, fmt=null, fzks=, lmmbid=null, cjsj=2021-05-08 23:10:58.0, pushlmid=null, lmms=, mc=图片, xssx=, gdhs=15, lmgjc=, id=6859, scbz=null, fzr=, pxfs=2, nrlx=1, ljdz=, cj=3, cjr=1780, lxfs=, leaf=1, lmTemplate=null, lmbh=null, sjlmid=3793, fmt_src=null, promptTime=null, zdid=106, lastUpdateTime=null}], bm=mtzx, hs=4, lx=1, fmt=null, fzks=null, lmmbid=null, cjsj=2020-09-10 19:03:51.0, pushlmid=null, lmms=, mc=媒体中心, xssx=004, gdhs=100, lmgjc=, id=3793, scbz=null, fzr=null, pxfs=2, nrlx=1, ljdz=, cj=2, cjr=1, lxfs=null, leaf=2, lmTemplate=null, lmbh=null, sjlmid=3760, fmt_src=null, promptTime=null, zdid=106, lastUpdateTime=null}]
直击!他们与病毒正面交锋——明珠集团民兵支援三门峡市核酸筛查和集中隔离点执勤保障工作侧记
文章来源:明珠集团 发布时间:2022-08-31 19:29

 

    三门“疫”重,勇士出征。

    在这里,他们将直面新冠病毒;

    在这里,他们将食不安、寝不眠;

    在这里,他们奉献“小我”,成就“大我”;

    在这里,他们死守阵地,在没有硝烟的战场誓与疫情斗争到底。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2022年8月下旬,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三门峡这座豫西小城静默了下来。白衣天使冲锋一线,与病毒作战;人民警察和志愿者,在各个关口日夜坚守;党员干部和基层职工,在无数个清晨和黑夜护佑着平安……这些“平民英雄”在医院、在社区、在街头巷尾用拼搏筑起守卫生命的防线。在这众志成城之时,黄河明珠集团肖昊言、高宏浩、梁永辉、张峰、张长征等5名民兵应急连成员主动报名参加到在三门峡市核酸筛查“追阳小组”和疫情集中隔离点执勤保障工作中,与病毒面对面作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最危险的地方,让我来!”

夜不能寐和“饭来张口”

    “8月20日早上7点左右,明珠集团武装部通知应急连在编民兵到区武装部参加疫情防控执勤,随后我和集团公司其他几名民兵当时就报名参加了。”肖昊言是明珠集团保卫部武装干事,“我必须去!”第一时间作出决定的他简单收拾了下生活用品,辞别独自在家照顾两个孩子,特别是还有一个不到一岁宝宝的妻子,按照分工毅然决然奔向三门峡市体育场核酸筛查“追阳小组”驻扎点。

    “我和高宏浩被编在第一梯队,当天(20号)就开始工作,主要是保障和辅助支援三门峡的外地(洛阳、济源、平顶山、郑州)医疗队伍开展工作。路上,高宏浩我俩还在说,(既然)来了,疫情结束前我们就没打算回去。”质朴的语言中,有壮士断腕的豪迈,有一往无前的豪情。

    搭建基础医疗设施、搬运物资、清运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引导核酸样本转运车、现场消杀、搬运核酸样本,配合吊装PCR核酸检测方舱、维护医疗现场秩序、24小时值班配合追阳小组收集阳性样本……为了确保人员不聚集,他们一个人承担了原本是好几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8月27日,又是一夜未眠,前一晚,肖昊言和高宏浩在夜里值班期间,累计接收到初筛阳性样本十几批。“每天晚上9点以后,各检测点医院会把当日初筛出的阳性样本送到体育场济源医疗队“追阳小组”,再由他们筛查出阳性个体,最后由市疾控中心取走复核。”肖昊言说。

    为了让医护人员多休息,他们像这样整夜等待接收阳性样本已经持续了一周,期间还要详细记录送样单位、送样时间、送样数量不能有丝毫差池,待到累积一定数量后通知医护人员再来进行检测。但是每次送来的阳性样本数量有时多有时少,有时半个小时送来一批、有时一个小时送来一批,时间也不固定,这样熬过一夜后,他们还要视第二天的工作量才能安排是否补觉。

    “快点,再喂快点!”肖昊言催促着喂饭的同志,一勺米饭混搭几根蔬菜,“饭来张口”的他来不及细细咀嚼,几乎是吞下去的。

    每天早上六点半,他们就要穿戴好防护服收集核酸采样标本进行扫码、检测,一旦穿上防护服出于安全和避免浪费的考虑就不能再脱掉,所以只能在稍微空闲的时候让没有穿着防护服的队友给自己喂饭。穿过防护服的人都知道,其实不光是吃饭,还会有很多不便,甚至去个卫生间都要忍受6个小时左右,为此穿着防护服的队员都忍着尽量不喝水,实在不行,就抿一小口,润一润嘴唇……

    谈到这几天的抗疫经历对他俩意味着什么?

    ——肖昊言说:“对我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成长,党员们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带头奉献、冲锋在前精神,让我更加坚定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高宏浩说:“我读懂了白衣天使、共产党员光环背后的艰辛、付出和值得!我为我所做的事感到骄傲和自豪。”

120户和300公斤

    明珠集团民兵应急连成员张峰和梁永辉是作为第二梯队人员,于8月21日赶到迎宾花园防疫集中隔离点一线参加执勒保障工作的。初到岗位,他们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分发物资、环境消杀、协助进行核酸检测、为隔离人员送水送餐……

    张峰是一名有着13年党龄的党员,与他一起的梁永辉党龄也11年了。“你入党的时候,我家大宝还没出生。”闲下来时候,张峰和梁永辉俩人拉起了家常。“我家大小子今年8岁了,出门时候跟他说我要去防疫一线打‘怪兽’,他特别支持我,说我是他的英雄。”张峰翻看着手机里孩子的照片,眼里似乎还闪着光。“我说我一时间回不来,他还叫我放心的在外面,他会在家照顾好弟弟和妈妈,跟个小大人似的。”

    不同于张峰,梁永辉则是告别了父母,带着老两口的支持和嘱托来到了这里。“没事,他们身体好,家里吃的喝的用的也都够,再说,还有咱单位呢,咱单位还有志愿者呢,我放一百个心。”说起家里面情况,梁永辉言语中有着一种身为明珠集团职工的骄傲。

    张峰和梁永辉负责的这栋楼风险极大,人数占了整个隔离点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不乏阳性病例。每天六点半,他们两个准时穿好防护服,开始为各个房间分发早饭,从2楼到30楼,将饭挨家挨户送的隔离人员手中,每顿饭大概300公斤,一次送餐完成,需要3个小时左右。其中,24日送早饭时,负责的隔离区域突发停电,导致电梯无法正常使用,为了及时将饭菜送到隔离人员手中,他们组全体成员穿着全套防护服装,将6大箱饭菜靠人力从2楼到抬到30楼分发给隔离人员,全部分发完成后,他们浑身上下早已湿透,但是他们顾不上休息,又开始清理起生活垃圾……

    “平时送餐虽然时间长点,但好在是两个人配合,能坐电梯,像这种突发停电也很少见。”张峰说,“送药的时候就麻烦了,每日早晚两次给隔离人员送预防中药,因为任务冲突,只能一个人送,药还不能放地上,一个人摁不了电梯,只有坐到最顶层,然后步行下楼给120户挨家送过去,一趟下来,防护服里能积一堆水。”大概估算一下,从2楼到30楼,约700个台阶,每天两趟就是1500多阶楼梯,只此一项,就要耗费极大的体力,加之身着防护服,两人在这9天时间里身形消瘦了不少。

    第一次与病毒正面接触,两人心里其实是没底的,家人、朋友也多次在电话里交代他俩,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确保自身的安全。虽然有着重重防护,但是始终隔绝不了亲人对他们的担心。电话采访谈到这个问题时,他们说:“所有配送和接触全程注意力都要高度集中,根本没时间去害怕。不害怕,但有压力,这更要求我们要胆大心细,全力以赴完成好保障任务。”

一瓶水和一个电话号码

    “要转运一批阳性病例,先不聊了。”第一次跟张长征通话仅仅用时45秒。

    三门峡市社会管理学院集中隔离点是8月24日开始启用的,明珠集团民兵应急连成员张长征作为第一小组组长,全程参与了隔离点前期筹建,并一直工作到现在。“铺床、分配物资……刚把各个房间弄好,还正在打扫公共区域卫生时,大概下午5点左右吧,第一批隔离转运人员就到了,我们赶紧穿好防护服去组织接收,当时有一个群众对我说,离我远点,我是阳性,别把你传染了。”正如很多人一样,张长征从未如此近距离接触过确诊病例。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婴儿吧,当天(24号)晚上十二点多到的(隔离点),那会饮用水还没有到位,孩子感染了,发烧,可能是人多被吓到了,就一直在那哭,家人急着想给小家伙冲点奶粉,我就把带的矿泉水给了他母亲,又给他们找了个电热水壶。”此时距离张长征到达隔离点已有16个小时,中间他只是在忙碌的间隙吃了两片面包,滴水未进,从家里带来的那瓶矿泉水在他包里静静躺了16个小时后,被他交到了更需要的人手中。

    隔离人员陆续被送来,让张长征和他的队员们没想到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休息,已是在8月26日上午8点左右。“在这种环境中,人是亢奋的,感觉不到饿、感觉不到累,就是渴,不过外头有自来水管,也方便。”连续近30个小时持续工作,张长征他们只能抽空在硬纸板上小憩片刻,“用纸板围个形状,搭个窝铺地上,穿着防护服也暖和,管地板硬不硬,头沾着地就能睡着。”他们在隔离点建成初期有限的环境中苦中作乐,但是他们并不曾注意到,躺下时有形状的“窝”不一会就被疲惫的身体压的变了形。

    张长征所在的第一小组一共有8人,他们所负责的八号、九号、十二号楼是该隔离点内隔离人数最多、阳性病例最多、风险最大的3栋楼。人员信息采集、转运、日常生活保障、送饭送药、垃圾清理、环境清洁全部需要他们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人多,常常一趟忙活下来得四五个小时,因为风险高,按照要求,每隔一个半小时就要到清洁区更换防护装备,安全员检查完装备后才能再次进入污染区。”面对与病毒如此之近的距离,面对未知的风险,张长征无惧无畏,毅然前行。

    隔离点实行的是绝对管控,其中有孩子、有老人,隔离区217室的老太太始终牵挂着张长征的心,老人今年八十多岁,子女因其它原因不能陪伴,得知情况后,张长征主动与老人的子女取得联系,了解了老人基本情况后,张长征在工作中对老人更多了几分留意。“老人挺害怕的,她没说,但是我能感觉出来。”每次张长征同老人聊天时,老人总是舍不得他走,但是因为还有其他工作需要去完成,张长征便把手机号留给了老人,“您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把我当你家孩子就行。”面对老人子女的感谢,张长征却只说了句“不用,将心比心,共渡难关,大家一定都会平安无事的。”

    “我会尽最大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张长征忙碌在防控一线,在确保疫情防控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忘却了自身疲惫,在隔离人员心中点燃温暖的火光。一瓶水、一个电话号码的背后,是一名明珠人、一名共产党员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不灭,冲锋不止。这5名明珠集团民兵应急连成员是当之无愧的勇士,也是明珠集团广大职工面对疫情奋起而战、勇担社会责任的缩影,他们直面病毒、拼搏在前、日夜鏖战,没有一人叫苦叫累,用他们的血性和担当诠释着明珠人的家国情怀,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示着明珠作风、明珠担当、明珠力量。


    勇士,期待你们的凯旋!(华夏炎)


责任编辑:华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