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null, sublm=[], bm=jtywen, hs=7, lx=1, fmt=null, fzks=null, lmmbid=null, cjsj=2020-09-10 19:01:37.0, pushlmid=null, lmms=, mc=集团要闻, xssx=001, gdhs=15, lmgjc=, id=3784, scbz=null, fzr=null, pxfs=2, nrlx=1, ljdz=, cj=2, cjr=1, lxfs=null, leaf=1, lmTemplate=null, lmbh=null, sjlmid=3760, fmt_src=null, promptTime=null, zdid=106, lastUpdateTime=2024-08-27 02:12:46.0}, {template=null, sublm=[], bm=zhxw, hs=7, lx=1, fmt=null, fzks=null, lmmbid=null, cjsj=2020-09-10 19:02:22.0, pushlmid=null, lmms=, mc=综合新闻, xssx=002, gdhs=15, lmgjc=, id=3787, scbz=null, fzr=null, pxfs=2, nrlx=1, ljdz=, cj=2, cjr=1, lxfs=null, leaf=1, lmTemplate=null, lmbh=null, sjlmid=3760, fmt_src=null, promptTime=null, zdid=106, lastUpdateTime=2024-08-26 23:29:46.0}, {template=null, sublm=[], bm=ztxw, hs=7, lx=1, fmt=null, fzks=null, lmmbid=null, cjsj=2020-09-10 19:03:10.0, pushlmid=null, lmms=, mc=专题新闻, xssx=003, gdhs=15, lmgjc=, id=3790, scbz=null, fzr=null, pxfs=2, nrlx=1, ljdz=, cj=2, cjr=1, lxfs=null, leaf=1, lmTemplate=null, lmbh=null, sjlmid=3760, fmt_src=null, promptTime=null, zdid=106, lastUpdateTime=null}, {template=null, sublm=[{template=null, sublm=[], bm=sp, hs=4, lx=1, fmt=null, fzks=, lmmbid=null, cjsj=2021-05-08 23:11:19.0, pushlmid=null, lmms=, mc=视频, xssx=, gdhs=15, lmgjc=, id=6862, scbz=null, fzr=, pxfs=2, nrlx=1, ljdz=, cj=3, cjr=1780, lxfs=, leaf=1, lmTemplate=null, lmbh=null, sjlmid=3793, fmt_src=null, promptTime=null, zdid=106, lastUpdateTime=null}, {template=null, sublm=[], bm=tp, hs=4, lx=1, fmt=null, fzks=, lmmbid=null, cjsj=2021-05-08 23:10:58.0, pushlmid=null, lmms=, mc=图片, xssx=, gdhs=15, lmgjc=, id=6859, scbz=null, fzr=, pxfs=2, nrlx=1, ljdz=, cj=3, cjr=1780, lxfs=, leaf=1, lmTemplate=null, lmbh=null, sjlmid=3793, fmt_src=null, promptTime=null, zdid=106, lastUpdateTime=null}], bm=mtzx, hs=4, lx=1, fmt=null, fzks=null, lmmbid=null, cjsj=2020-09-10 19:03:51.0, pushlmid=null, lmms=, mc=媒体中心, xssx=004, gdhs=100, lmgjc=, id=3793, scbz=null, fzr=null, pxfs=2, nrlx=1, ljdz=, cj=2, cjr=1, lxfs=null, leaf=2, lmTemplate=null, lmbh=null, sjlmid=3760, fmt_src=null, promptTime=null, zdid=106, lastUpdateTime=null}]
抗疫中的铿锵玫瑰三人组
文章来源:明珠集团 发布时间:2022-09-13 17:15

 

    到服务中心工作之前,就听说枢纽局居委会的“女子天团”勇猛异常。承担着大小6个居民小区、1791户、5100多人口(实际每次核酸采集人口为2400多)的社区组织管理职责,这几位集“女神”与“女汉子”于一身的服务中心女干部、女职工,用可盐可甜、又美又飒的工作风格开展服务工作,赢得了广大居民的信任和喜欢,也使得她们成为大爷大妈们口中念念不忘的“好姑娘”“亲闺女”。在2022年初秋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有幸与她们并肩作战,亲眼看到了她们貌似柔弱的外表之下,掩饰不住的勇敢善良和内心的光芒。

    我被她们征服了。

    于是有了忍不住拿起锈蚀的笔,去写一写她们的冲动。

无惧风险的钢铁战士

14.jpg

    枢纽局居委会是集团公司中一个特殊的存在。它在集团公司内部隶属综合服务中心管理,但它对外又是城市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三门峡市湖滨区涧河街道办事处下属的社区管理机构。作为集团公司伸向社会的一个触角,它的管理成效事关所辖5100多人口的民生体验,也代表着明珠集团的对外形象。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必须干好,也只能干好。

    社区的工作平凡而琐碎,如果不是这几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社区走上抗疫前沿,社区工作人员永远都是人前岁月静好,人后默默无闻。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面对未知的风险,当绝大多数居民和职工居家静候的时候,社区工作人员却义无反顾走出家门,与病毒短兵相接,将风险拦在门外。彼时的枢纽局居委会主任李辉,带领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各小区区长,不顾生命危险,冲在抗疫的最前线,不眠不休地连续奋战,最终夺取了抗疫的全面胜利,她却躺到了手术床上……作为女子天团团长,她是当之无愧的孤勇者。

    随着工作调整和人员退休,居委会工作人员不断减少,而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偃旗息鼓的意思,不时骚扰。2022年8月19日,2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让一直以来有惊无险、被大家视为“福地”的三门峡骤然紧张起来。为尽快将疫情圈住封死、捞干扑灭,三门峡市主城区启动了静态管理模式,社区居委会的战斗也随之打响。

    核酸检测是静态管理期间的重头戏,枢纽局居委会要每天组织完成全部6个小区、2400多个居民的核酸检测任务,不漏一人。这次的核酸检测与以往任何一次的核酸检测都不同,因为阳性感染者的出现,使得三门峡市民第一次感觉跟新冠病毒距离这么近……焦虑、恐慌,这是大众面对风险自然而然产生的情绪,居家不出是最安全的选择。可是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选项里没有“居家”这个词!

11.jpg

    披挂上阵,逆行出征!

    此时枢纽局居委会的团队除一位即将内退外(霍建中,静态管理之前主动要求参加了核酸检测组织管理工作,站好了最后一班岗),满打满算就只有三女两男,共五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责任和使命,他们齐刷刷站了出来,以小而强的“非常三加二”阵容走上了抗疫主战场。

6.jpg

2 (1).jpg

    亢青丽、袁晖、孔令雪,这是三个平凡而普通的女性,又是“非常三加二”组合里响当当的铿锵玫瑰三人组,是枢纽局居委会“女子天团”延续下来“硕果仅存”的三个小女子。担任居委会副主任的亢青丽,长得小巧玲珑,眉清目秀,看起来温柔如水,做起事来却是风风火火,干净利索。袁晖也是老居委会成员了,虽身材娇小,但气场却让人感觉大气磅礴,乌云压顶也能做到云淡风轻,谈笑风生。孔令雪是三人中年龄最小的,也是个头最高的,虽身形纤细,军人出身的她却有一股压不弯、掰不折的韧劲儿。这样的三人组,何事可惧!

    眼看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工作需要和综合服务中心党委安排,居委会五员大将辞别家人,将“中军帐”安在了服务中心办公楼上,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有宿舍,她们就用职工医疗门诊部的病房作为临时宿营地,“病床也是床嘛。”她们说道。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霸气的决定,也是一个英明的决定。更霸气的是,她们还将与新宿舍同一层楼男卫生间强势征用,在门口贴上一个大大的“女”字,宣示着主权。她们战斗的姿态无处不在!

    每天五个小时的核酸检测,是真正的战场拼杀。6个小区、两个流动检测点、2400多居民,谁也不知道这里面会不会有新冠病毒的定时炸弹。防护装备一再升级,由最初的口罩加手套,更新到N95口罩+防护隔离服+防护面罩+橡胶手套,每一次的升级,也是一次对风险的再提醒。密不透风的隔离服,从凌晨四五点穿上,到上午十点多结束才能脱下,期间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去卫生间,她们也没有地方坐一坐,没有时间歇一歇,可是没有人有半句微词。连续核酸检测的十几天时间里,气温像坐过山车般忽高忽低,让每日奔波在一线的她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身上就没有干爽过。8月27日,气温骤降到十五度以下,为了抵御凌晨的寒冷避免感冒,她们便把工装羽绒服穿在了身上。有谁体会过初秋穿羽绒服的感觉呢?

    “从黑夜到黎明,不管有多难……拼命往前走,排除了所有胆怯和懦弱……在光的尽头会有结果……无畏一切的艰难退缩。”她们的心里,始终流淌着这首豪迈激昂的歌,从8月19日到9月5日,她们在各小区志愿者的配合下,连续组织核酸检测18天,累计检测43090人次,未发生任何差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不可或缺的社区力量。

不知疲倦的拼命三郎

    疫情发生以来,绝大多数职工都开始居家办公,昔日繁忙热闹的服务中心办公楼安静了下来。可是每次走到居委会办公的二楼,总能听到居委会的铿锵玫瑰们高亢嘹亮,又颇具穿透力的声音满楼道飘荡,这让静态管理时期的办公楼充斥着繁忙的气息。我要特别强调“每次”这两个字,因为无论几点,只要是她们的非核酸检测时间,无一例外。毫不夸张地说,她们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

    十几天的战时共事下来,我不得不承认,有一种工作狂叫“居委会女郎”。她们的早晨从凌晨三四点开始,她们的休息通常凌晨尚未开启。至于说什么午休、小憩,根本不存在的。

    我怀疑她们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15.jpg

    此轮疫情,湖滨区将各个社区核酸检测的时间定在了凌晨五点到上午十点。为了确保五点正式开张,居委会女将们将手机闹铃统一定在了三点四十,比两位男士提前十分钟。毕竟女同志,还是稍微要抹一下的嘛。这个时间点,正是酣眠的时候,硬要让人从床上爬起来,是一件很挣扎的事情。但是几天之后,她们已经习惯了这个时间点,到时不待闹铃吭声就会自然醒,想再睡都难,新的生物钟以势不可挡之势形成了。

    凌晨四点二十,在黎明前的黑暗里,他们兵分两路准时出发,分赴两组核酸检测点。科比说:“谁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她们没见过,凌晨四点的三门峡,她们已无比熟悉。

1 (1).jpg

    她们与志愿者一起布置核酸检测台、协调物业和志愿者工作、维持核酸检测秩序、进行防疫政策宣传、现场处理各种问题和突发状况……核酸检测的几个小时里,精神是高度紧张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虽然这六个小区的居民普遍素质都比较高,并且经过了这三年时间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拉练,已经熟知了流程和要求,相对秩序井然了,而且对工作人员的辛苦工作也能给予充分理解和配合,但是总还有个别人不那么服管。26日清晨我去到其中一个核酸检测点,就遇到一位大约五六十岁的居民,不能忍受连续居家的约束,叫嚷着要出去,甚至于威胁工作人员说,要是不让出去出了人命谁负责?诸如此类的问题,他们不知道遇到了多少。

    作为居委会副主任的亢青丽,上要对接街道办事处,下要联系各个小区,电话一个接一个。在我的印象里,她的手机差不多一直是在耳朵上的。亢青丽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会,在静态管控的这十几天里,尤其是前半段时间,因为疫情形势复杂严峻,街道办事处召集的会议一天一个,而且毫无规律可循,半夜三更通知去开会是家常便饭。为了便于随时出发,她“征用”了宣传服务中心黎秋野的电动车。从来没有骑过电动车的她,这次疫情使她车技练得炉火纯青。其他几位“居委会”的常用工具就是大街上的共享电单车“小电电”,有任务了随机抓取。曾经看到过他们一张别具风格的抓拍工作照,三位“居委会”一起去街道办事处领取物资,人手一辆品牌各异、色彩缤纷的小电电,成为寂静大街上生动异常的一个风景。因为经常性奔波在办公楼、街道办和各个小区之间,她们已经与几个路口的执勤民警“混成”了朋友,同为疫情下的逆行者,他们惺惺相惜。

    按照一般的理解,核酸检测结束后,疲惫不堪、又累又饿的她们就可以进入“吃喝睡”的幸福补偿模式了。事实上,战“疫”打响,就是阻击战,也是总体战,方方面面的工作也接踵而来。各种统计、各种协调、各种解释政策……她们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几乎每一餐饭,她们都是在办公室三下五除二快速解决的。好几次吃完饭去她们办公室,都发现她们的盒饭堆在靠近门口的一张办公桌上尚未开封,格子间里的每个人还忙得不亦乐乎。

    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是真的。疫情开始几天后,物资统计配送工作也随即展开。服务中心领导看她们忙到飞起,告诉她们要善于发挥小区作用和志愿者作用,不必事必躬亲。可是当第一批物资到货时,她们又忍不住冲过去了。从不到中午12点接货,到全部六个小区分发停当,时间已经过了两点半,这时候她们才感到饥饿,才想起来午饭还没吃!服务中心领导听说这事,黑着脸给她们来了顿批评:不要做这样的拼命三郎,以后不经我批准不许擅自出去!

    可她们就是有一股不知疲倦的拼命三郎的劲儿,拦都拦不住。本以为晚上她们可以放松下来,洗个澡,敷个美美的面膜,第二天凌晨斗志昂扬再出发,谁承想晚上与白天一样,是妥妥的工作日。因为疫情的原因,为应对严峻形势,市里各级政府部门都开启了连轴转不停歇的工作模式,社区作为最基层的一级组织,也必须是同步工作的节奏。由于随时都会有新的政策、新的安排、新的要求,她们就不断地在接收、传达、落实……还要到街道办事处领取第二天核酸检测的物资,对物资进行分装,为第二天的新核酸做准备……

    晚上去她们办公室,每次都催她们早点休息,但我知道她们答应着但从来没实现过,凌晨回“宿舍”是常态。孔令雪说:“不敢睡啊,生怕错过哪个通知哪个信息,这个时期,每个信息都马虎不得啊!”

    据不完全统计,此轮疫情期间,承担各种报表统计任务的孔令雪核查返峡人员信息738人,统计上报涧河街道居家隔离人员9+9人,汇总上报辖区居民物资蔬菜510份、肉包496份、鸡蛋245盘,办理离区证明42份……

不辞劳苦的热心姑娘

    在十几天抗疫的时间里,从各个渠道进入我大脑里的,除了紧张忙碌的一线工作场景,还有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瞬间。在这场与病毒的较量中,人性的光辉被更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每天,我都被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被志愿者们感动着。尤其是居委会的这三朵金花。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亢青丽、袁晖、孔雪,这三朵金花虽不敢说与雷锋媲美,但却与雷锋一样有一颗金子般闪光的心灵。在她们的人生观里,为他人排忧解难,是一件幸福而满足的事情,哪怕自己再辛苦都值得。助人为乐,对,这个成语说的就是她们,以及和她们一样善良的人。

    要统计这段时间她们做了多少好事还真有点难,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帮的一位年迈的老人、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一个位置偏远的病人。

16.jpg

    这位老人住在枢纽局2号小区,疫情来得突然,82岁的她被独自封闭在小区家里,生活难以料理。接到老人儿子的求助电话后,三位女侠当即决定,帮他们母子团圆,解决老人的生活问题。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如果说她们在这场疫情中有点什么不一样的特权的话,就是她们的相对流动自由。所以,她们又打起了小电电的主意,决定用小电电护送老人到她儿子家。扶着老人坐上孔令雪骑的小电电,亢青丽和袁晖每人也扫了一辆小电电,以哼哈二将、左右保镖的姿态,将小雪和老人夹在中间,一路小心而去。当儿子与老人终于见面,儿子不住地表示感谢,而这位古稀老人,情不自禁地握住她们的手不愿松开。袁晖说:“这位老人很有素养,大概是老师吧,她对我们的尊重也让我们非常感动……”

    年轻的母亲是市中心医院的护士,疫情原因被封闭到市医院,而她的孩子才四个月。吃不上母乳,又没有奶粉的情况让这位年轻的母亲焦虑万分。听说这个消息后,亢青丽她们几个又坐不住了。都是当妈妈的人,看到与自己一样奋战在岗位上的一线人员,年幼的孩子无法顾及,她们怎能无动于衷?于是,她们又多方联系,买奶粉、送奶粉,通过爱心接力,终于让嗷嗷待哺的婴儿结束了饥饿状态,也让这位年轻的母亲放下了一颗揪着的心。为表示感谢,这位母亲还给亢青丽发来一个红包,亢青丽说:“这红包我怎么能收,我还要感谢她对我们的信任呢!”

    位置偏远的病人是一位居住在南山敬老院患有帕金森症的老人。疫情发生后,由于送药的无人机跌落损坏,致使接续的药物无法及时送达,老人的家人们万分着急。得到这个消息后,居委会三位女士便将情况反映到社区巡视的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非常重视,经过多方联系后,了解到有一位崖底乡工作人员因疫情工作要去敬老院,于是一场救命药的接力又随即展开。袁晖忍不住感叹:“生活中总有热心肠,不光是我们……”

    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很多来三门峡出差的人滞留难归,很多面临开学的孩子无法按时返校,焦急的情绪不断弥漫。市委市政府急群众所急,于8月28日出台了允许符合条件的人员经申报审核离市相关政策规定。消息一出,每天数十份材料需要居委会审核、反馈、修改、打印、报送,过审的材料再第一时间取回来。8月30日,她们接到街道办事处通知,首批过审的材料已经盖章了,需要取回来。此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为了让着急离市的居民第一时间拿到通行证,他们连夜赶到街道办事处取上材料,又骑着她们的出行搭档小电电将材料送到每个小区门口和明珠宾馆客人手中。第二天一大早,得以顺利出行的一位女士激动地给袁晖发来微信:“姐我上高速了,太高兴了,谢谢你们,太感谢了……”

    袁晖说,每当看到因为自己的努力而使社区居民得到帮助、化解难题、消除烦恼时,就觉得一切的辛苦都化成了甜蜜。她们甘之如饴。

    虽然好事做了一火车,她们还总觉得自己做得微不足道,倒是同事们、志愿者们带给她们太多感动。

    善良总能看到善良,善良的人才会发现别人身上的光芒。

无微不至的星级保姆

    枢纽局居委会的铿锵玫瑰三人组,因为热情而干练,在居民中颇有口碑。也正是因为她们过于光芒闪亮,居委会的两位男士杨明(综合服务中心品质管理部经理)和姚国辉(综合服务中心品质管理部副经理)一度被忽略了。

5.jpg

    在居委会工作中,尤其是在核酸检测工作中,两位男士都是以三位女士的助手的形式存在的(两人到居委会时间相对较短)。袁晖带姚国辉一组,孔令雪带杨明一组,亢青丽负责总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居委会的五人军团每天都处于激烈的战斗状态,从凌晨三点多忙到半夜。

    8月29日,湖滨区发布通告,8月28日湖滨区在全员核酸检测中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1例。形势骤然紧张,为预防不测,让居委会全体人员有休养生息的时间,服务中心领导经研究决定,将“非常三加二”拆分为三位女士一组,两位男士一组,工作任务分开,办公场所分开。两组男士第二天开始独自承担核酸检测任务,兵分两路、单枪匹马负责全部两个阵地、六个小区的核酸检测组织管理工作,女士不再出外勤。两位男士心里有点打鼓,三位女士也放心不下,几经服务中心领导谈心谈话,才咬牙答应下来。想想之前的每次核酸检测,动辄都需要外援的,如今锐减到一人负责一摊,会不会乱了阵脚,状况百出?

    当晚,五人都没有休息好,连同服务中心领导。

12.jpg

    为送勇士出征和迎接勇士归来,铿锵玫瑰们开启了保姆服务方式。男士们什么都不用管,所有的外围工作全部由女士全权负责。凌晨三点四十,本不用早起的三位女士还是照常醒来,开始在手机的工作群里关注两位勇士的消息。五点钟,群里相继发出3号小区和7号小区核酸检测正式开张的消息,第一步算是顺利放下心来。后面会不会出啥状况?她们还是放心不下,不断打电话问情况,直到看到群里说转场到5号小区、转场到2号小区……一直到将近上午十点,整个流程全部走完,她们才算将心放到肚子里。

7.jpg

    这天是个雨天,因为将唯一的一辆值班车配给了姚国辉,放心不下的服务中心党委书记程建豪穿上防护服、套上雨衣,扫了辆小电电,悄悄去各个核酸检测点“微服私访”走访了一圈。发现秩序井然,他心里很高兴,雨水把裤腿全弄湿了都浑然不觉。

    当杨明和姚国辉完成任务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服务中心办公楼的时候,三位女士像迎接英雄一样进行了夹道欢迎。杨主任说:“我一会儿给你们讲讲今天的故事……”忽然一拍脑门说,“我带出去的喇叭好像忘拿回来了……”当女士们将早餐送到他们办公室的时候,发现两人已经歪倒在沙发上,鼾声如雷了……

    虽然第一次的出征有点丢盔卸甲,但迈开了第一步的两位男士开始越战越勇,自信心也越来越强。袁晖对我说:“经过几天锻炼,杨老师已经渐入佳境了,今天回来,衣服一换,还哼着小曲把一层楼道的地都拖了呢……”

    因为核酸检测工作非常辛苦,三位女士承包了核酸检测工作之外的所有工作,还换着法子给两位勇士改善生活。虽说食堂的餐饮保障也还不错,但毕竟厨师少,工作量大,想花样翻新有点难,三位心灵手巧的女士就动起了脑筋。她们把食堂打回来没吃完的菜集中起来,切上火腿肠,加上挂面,用养生壶混煮在一起,竟然煮出来一锅美味到不可方物的养生糊涂面。两位男士吃得头冒大汗,疲累顿消。养生壶在她们手里仿佛变成了一个魔盒,养生水、养生面、养生火锅都走起来……

    五个人的这个团队越来越像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三位女士是家长是老师,又是保姆。两位男士是“孩子”,又成长为了勇士。

    铿锵玫瑰三人组的星级保姆式服务不但体现在内部的同事身上、小区的居民身上,也体现在对志愿者的关爱上。每天晚上,袁晖都会用彩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对志愿者进行排班并拍照发到群里,对表现好的志愿者还奖励在其名字上做上别具风格的记号。袁晖的笔记做得很有特色,设计感满满,页面上除了工作记录,还有励志金句,最令人惊讶的是她的涂鸦。每一天的涂鸦内容都各不相同,有一天还画了一个可爱又萌萌的大白,寥寥几笔,形神兼备。我才发现,袁晖这女子,不但为人热情是个小太阳,还多才多艺。

    在政府和各方抗疫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在连续五天实现社会面清零的那一天,我走进居委会的办公室,赫然发现满屋子或站或歪或躺的“大白”防护服,袁晖正手握记号笔在防护服上进行精心创作。已经完成的防护服上,用彩笔写着单位信息、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名字,还画有一颗红亮的心,贴上了可可爱爱的明珠集团吉祥物小明明。“志愿者很辛苦,还冒着巨大风险,但严丝合缝的防护服下,没人能认出他们是谁。有首歌唱‘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我想通过我的笔,让人们不但知道他们为了谁,也知道他们是谁。他们都是人民群众的守护神,我们理应记住他们的名字。”

    第二天,居委会社区下辖六个小区的核酸扫码志愿者都惊喜地穿上了她的私人定制版防护服。负责2号和3号小区采集核酸的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向枢纽局居委会还说:“能否给我们也画一件?”

    于是,再一次的核酸中,我看到坐在核酸检测台后的医院工作人员,防护服上已经赫然出现了“市中心医院  ***”的字样。让我忍俊不禁的是,名字旁边明珠集团的“小明明”依然相伴。她们虽然不是明珠集团的人,但是经过这无数次的核酸检测彼此依托,已经让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明珠集团的职工、枢纽局居委会的居民亲如一家。

无暇顾家的家庭成员

    18天的全城静态,在许多人抱怨足不出户居家苦闷时,家已经成了逆行者们渴望而回不去的远方。当他们帮一个个家庭阻隔风险、解决困难之时,自己的家却排除在了他们顾及的范围之外。

    枢纽局居委会的“非常三加二”组合,自匆匆收拾行李离家那日起,便割舍了家中的老老少少、七七八八。三门峡虽然城市不大,他们的家与办公场所最远的距离也不超过五六公里,可是这段距离却变成了咫尺天涯。

    袁晖的老母亲已经82岁,孝顺的女儿以往每天都要过去看她,虽然母亲居住的5号小区就在袁晖核酸检测工作的领地范围内,但自8月19日核酸检测开始,但是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忙完便急忙转场到五原路36户小区监测点。有天母亲打电话说她常年服用的重症慢性病药用完了,深知断药危险的她才匆匆回家送了一趟药。袁晖说,母亲特别支持她的工作,但又放心不下的她只能不断地叮嘱女儿要注意安全……全力支持她工作的还有她的爱人和孩子。儿子是三门峡实施静态管理之前,紧急买票返校的,都没来得及多说两句话。爱人虽然在单位位置特殊,但从来没有想过让她受点什么优待,而是告诉她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袁晖说:放心吧,我不能给你丢脸,我还要给你争光呢!

    抗疫这段时间居委会的工作危险而繁忙,脑子里时刻转着的都是与抗疫有关的事情,没有时间向家人嘘寒问暖。那天有点空闲,袁晖翻看手机,忽然发现,这段时间他与爱人的微信聊天记录,每天都只剩下简短的几个字:吃了吗?做好防护……一直以来她都是众人眼里不折不扣的贤妻良母,她会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为爱人精心准备每一顿早餐,午餐和晚餐也都是她张罗,而这些,因为疫情她奔波在外,全都顾不上了。她在笔记本上写道:“假如你突然感觉到你的爱人‘忽略’对你的爱,其实那份爱已转化为肩头那份责任与担当,他知道所做的一切你都理解……”是的,她所作的一切,他都理解。

    哪一个逆行而上的英雄,背后不是强大的家人在支撑他们。孔令雪的孩子小学六年级刚毕业,面临小升初的新阶段,多么需要妈妈的陪伴,可是在孩子即将开学的关键时期,妈妈顾不得他,上前线了。孔令雪的母亲前段时间脚被车撞骨折了,还在恢复期,可是疫情来临,职责所系,她不得不离开妈妈,妈妈说:“我没事,你忙你的……”

    亢青丽的孩子准备出国留学,她对孩子说:“对不起女儿,妈妈太忙,你自己多操心……”

    两位男士杨明和姚国晖又何尝不是家里的伟丈夫、顶梁柱,可是当工作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家人都给予了全力的支持:“放心地去吧,家里有我们……”

    素有诗人之称的杨明,每天置身抗疫第一线,亲眼所见无数动人场景,禁不住胸中涌动诗情,忙里偷闲,创作出数篇热气腾腾的抗疫佳作。当看到自己的诗作被刊登出来后,他赶忙找到有关领导:“希望不要署我的真实姓名,怕家里老太太知道了担心。”原来,为了避免年事已高的家人为自己的安全担忧,他逆行出征选择了瞒着父母。

    是啊,在一线他们是无所畏惧的勇士,在家里他们也如我们每一个人一样,是父母、是子女、是丈夫、是妻子,是生活中有血有肉有爱有痛的凡人。

    他们是最平凡的基层工作者,“没有神的光环,却愿意为险而战!”

    谨以此文向疫情防控工作中每一个舍小家、为大家、奋战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致敬!(孙淑兰)

责任编辑:张晗璐 审核: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