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彻底解除黄河下游的洪灾威胁,结束“三年两决口 百年一改道”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和政府便在当时国力还十分贫弱的状况下,毅然决定对黄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开发的勘测与规划。该规划首选在黄河三门峡修建一座控制黄河流流域91.5%,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来沙量的98%,足可拦蓄上游“涨上天”的特大洪水,并能对下游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起到错峰减量作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三门天险布雄阵 砥柱石旁点精兵
1956年7月5日,中共中央就三门峡工程局干部职工调配发出通知。很快,2900多名行政和技术干部从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有关省市奉调来到三门峡;一支支精锐的施工队伍,陆续从丰满、大伙房、官厅、徒河、狮子滩、梅山等水利水电建设工地移师三门峡;一批批技术工人从北京、上海、辽宁等地转战三门峡;6000多名水电精英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应召聚集三门峡;还有一大批朝气蓬勃的大中专毕业生,也怀揣着报过理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涌入三门峡……在这“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的三门天堑周围修桥铺路、排兵布阵,从而拉开了治理开发黄河、造福两岸人民的战幕。
经过一年多紧张繁忙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前期施工准备,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具备开工条件。
1957年4月13日上午,隆隆的开山炮声打破了三门峡谷的宁静,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建设正式动工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成千上万名水电工程建设者,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积极投身这一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隆重而俭朴的开工典礼在三门峡河中间的鬼门岛与河南岸的山坡上举行。主席台设在鬼门岛上,两旁悬挂着“根治水害、开发水利”的对联。与鬼门岛隔河相对的南岸狮子头岩石上,原刻着“峭壁雄流鬼斧神工”八个大字的地方也有一副对联,写着“根治水害有日,黄河变清有期”。
三门峡工程局局长刘子厚在致词中号召全体职工,在施工中要坚决贯彻国家增产节约的精神,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
著名爱国将领、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在讲话中要求:黄河中游地区的人民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下游地区的人民继续加强修堤防洪工作。
苏联专家代表波赫表示:为了“让中国人民历年来的理想实现”,“让三门峡水利枢纽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成为有创造性的和平劳动的象征”,苏联政府已指定最优秀的工程师参加三门峡工程的设计与建设。
河南省省长吴芝圃明确表态:河南人民由于过去身受黄河水害今后又将先得其利,因而对于这个工程的开工特别兴奋鼓舞,河南人民一定要走在支援队伍的最前列。
职工代表和青年代表纷纷表示:要把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献给伟大的治黄事业。遂将20多份增产节约、超额完成计划、安全生产的保证书献给党。局党委书记刘子厚和副书记张海峰、王化云接受了这些保证书。大会还宣读了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和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等部门的贺电,以及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贺信。
当日12时55分,局长刘子厚宣布:“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顿时,左岸人门岛下响起隆隆的开山炮声,峡谷中不时地升腾起和平建设的五彩硝烟,岩石碎块亦如礼花般漫天飞舞。
翌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根治黄河水患,开发黄河水利的序幕揭开——伟大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了》为题,热情洋溢的报道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开工盛况,文章提到,时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在开工典礼上说:“我们现在举办这样一个工程,把千百年来的水害变成水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办到。”同时,还发表了社论《大家来支援三门峡啊!》,引起全国响应,援建呼声顿时响彻祖国大地,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奔赴母亲河畔,一颗颗初心在汇聚,无数的激情在奔涌,古老的三门峡谷春风浩荡。
立下大禹志 深山起宏图
奔腾九千里的黄河,也要被控制住!
两万多名工程建设者,怀着光荣与梦想,冒严寒、战酷暑,在艰苦的条件下,打响了挑战“三门天险”的战役。
山上山下红旗飘扬,镐起锨落挥汗如雨。广大建设者凭着一股劲、一股气,用架子车搬走了一个个山头,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吴满山、王先进、周龙江、赵福江等建设者们敢啃“硬骨头”的精神至今深深烙印在明珠人的记忆中……他们以强大的毅力和战斗力,诠释着忠于国家的使命担当,创造了我国水电建设的奇迹。
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加之施工队伍政治素质好,技术力量强,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很快便进入高潮,工程面貌日新月异。
根据设计施工方案,三门峡工程巧妙地利用河谷中神门、鬼门和人门三个石岛,将整座大坝分为两期进行施工。左岸为第一期工程,包括溢流坝、隔墩坝和与张公岛相连接的隔墙的基础开挖;第二期工程主要是大坝右岸电站坝体和电站厂房等部位的基础部位挖掘。
按常规,一期工程应在三面围堰的保护下施工。但由于开工时正值春季,汛期将至,已来不及修筑保护围堰。工程指挥部精心策划,充分利用当时黄河水情和地形特点,科学制订施工方案,不但确保了工程质量,而且施工进度突飞猛进,当年便按计划完成了40多万立方米的基础开挖及其他附属工程施工等任务。
黄河截流是工程建设中的一场攻坚战。1958年11月17日,河水流量仍为2030立方米每秒,超过设计流量一倍多。在这种情况下截流,危险性相当大,但若推迟截流,工程将拖后一年。当时的三门峡工程局党委经过缜密分析,决定自17日9时起,先进行节流演习。三天成功的截流演习极大地鼓舞了建设者的士气,大家一致要求一鼓作气,截断神门!
气可鼓而不可泄,“演习”直接演变成一场机械化大兵团实战:50多辆载重10~25吨的各种型号自卸车昼夜不停地奔驰着,满载着一车车的岩石,从右岸横过鬼门溢流桥,跃上鬼门岛;旋即一个急转身,背对着指向对岸的戗堤尽头,吼叫着直逼神门河心……经过连续33小时在神门河中抛投3.2万立方米石渣、700块3~5吨大块石、80块重达15吨的混凝土四面体,神门河成功合龙。随后,又陆续采用立堵加钢管拦石栅结合瞬时爆破法,一举封堵了神门岛泄水道。
11月25日,截流指挥部宣布:经过7天又21小时45分钟的紧张战斗,截流工程于当日6时45分基本结束。神门河和神门岛中间的泄水道已全部堵塞,鬼门河的闸门早已安装好,随时可以落闸截流。自此,战天斗地的三门峡人,一举锁住黄龙!
1958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但开挖健儿顶风雪,踏冰凌,大闹“龙宫”,竟连春节也顾不上休息。
截流成功后,大坝第二期工程——电站坝体、电站厂房的基础开挖工作也迅速展开。在这一阶段,建设者们同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经鬼门、神门和人门三股激流汇集冲刷的河床中,有一条长约250米、宽50~60米、深30米的河槽,人称“龙宫”。整个电站坝体和电站厂房及尾水渠的基部淤泥达4万立方米。由于该部位无法进行机械施工,只能靠人力挖。当时正值三九严冬,天寒地冻,三门峡工程局从局长、书记到一线工人,全局动员挖“龙宫”。就这样,1500人的队伍,50多天的连续奋战,硬是把这座深藏于水下千百万年的龙宫“洗劫”一空!
随着日渐稀疏的爆破声,似乎预告着:“浇筑元帅”就要升帐了。1959年,三门峡工程局党委发出了大干“100万”(全年浇筑100万立方米混凝土)的号召。一场多工种、大兵团、机械化联合作业的大会战拉开了序幕。
1959年3月开始,大坝浇筑进入了与洪水争时间的关键时期。基坑浇筑尤为紧张,仅有的施工机械由于条件限制,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又必须抢在洪水到来之前把基坑浇筑起来,因此,当时的工程局在292米和295米高程处布置了两条循环道进行浇筑,除了机械化施工外还采取了干部和工人一起用人工抬起、筐篓背的土办法。当月就浇筑10万立方米混凝土,4月份混凝土浇筑突破了11万立方米,5月份更是创造了月浇筑混凝土12.2万立方米的全国纪录,为实现大坝汛期部分拦蓄洪水的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型施工机械多浇筑混凝土,工程局动员了全局力量,“大干100万”的日日夜夜里,工地上夜晚如同白昼,硬是靠人工的力量迅速完成浇筑……1959年提前22天完成了10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任务。这个纪录,在20多年后,葛洲坝电站施工时才将其打破。
这是一个狂飙突进的年代,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自始至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1953年至1955年,毛泽东主席4次听取治黄工作汇报,对三门峡水利枢纽作出重要指示。周恩来作为肩负治国安邦大任的共和国总理,亲自挂帅,先后3次亲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现场视察,亲自主持召开会议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在工地度过了8个日夜,倾情倾力领导黄河治理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邓小平、李先念、陈云、李富春、陈毅、彭德怀、习仲勋、彭真、罗荣桓、聂荣臻、邓颖超等先后亲临三门峡工地视察工程建设。
在中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来到三门峡实地采风,通过多种形式热情讴歌三门峡工程,创作出了众多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文学艺术作品。
——郭沫若来了,慨然挥毫泼浓墨:“炸将神鬼化为烟,从此安澜亿万年……鬼斧神工作天险,人工民斧险为夷。三峡上英雄汉,动地惊天大史诗!”
——贺敬之来了,展我治黄万里图,先扎黄河腰中带。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望三门,门不在。明日要看水闸开。 喝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
——郭小川来了,更将心血化酒浆:“高举杯盏,祝贺我们的祖国,通过了又一次严峻的考验!”
——叶圣陶来了,带着“高峡出平湖”的美好憧憬:“拦河坝将百米高,横截洪流与泥土。”
伴随着诗歌的铿锵节拍,靠着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建设者们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新中国水电工程建设史上的奇迹:
——1957年通过实施分期导流,开始左岸基坑开挖,并修建导流建筑物,开创上世纪50年代分期导流的范例。
——1958年3月浇筑大坝第一罐混凝土起,当年便完成了隔墙、隔墩、溢流坝底孔等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同时,大坝混凝土掺用大量粉煤灰,节约优质水泥22300吨,这项新工艺亦属当时国内首创。
——1959年4月,第二期大坝工程中的右岸坝基开挖和处理工作全部完成,为大坝全线浇筑创造了条件。当时的三门峡工程局党委审时度势,发出“大战一百万”的号召,当年即创下浇筑量100万立方米的国内纪录。
——1960年9月,三门峡工程较原定工期提前一年多基本建成。
——1961年4月一座长713米、高106米的混凝土重力坝拔地而起。自此,一座人民治黄的里程碑,承载着国人“俟河之清”的千年梦想,在这个贫瘠落后的东方大国腹地,横空出世!
古来万世一直汪洋肆虐的黄河顿失滔滔,一改怒颜。黄河真的清了!三门峡水库蓄水后,黄河三门峡谷形成了一个面积比太湖还要大的美丽湖泊,一望无际,波光粼粼……
喜讯在电波中飞驰,整个中国都兴奋的难以入眠。
新中国水利事业从这里出发
1958年至1960年,是三门峡工程建设最紧张的阶段,整个中国都在“大跃进”,到处都在“日新月异”,三门峡水库作为国家“一号工程”,更是快马加鞭。“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当时人们追求的理想状态,但要真的落到实处,并非易事。难能可贵的是,三门峡工程做到了。当时的三门峡工程局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施工质量保障体系严密规范,质检人员恪尽职守,监督措施落实到位,所以,虽然施工进度突飞猛进,但工程质量堪称一流,至今在国内尚无与伦比!
就工期而言,体现了一个“快”字。从1957年4月正式开工,到1961年4月枢纽主体工程基本竣工,较设计工期提前一年零十个月,建设速度之快,在我国水电建设史上尚无先例。
就投资而言,体现了一个“省”字。工程总投资预算为13亿元。原建工程共完成投资约7.5亿元,其中含水库移民迁移费用约1.7亿元,与国内同类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相比,投资也是最省的。
就工程质量而言,体现了一个“好”字。三门峡工程建设者坚持“严”字当头,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建立了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组织机构,配备了数量足够、责任心颇强的各级专职质量监督人员,坚持实施“三检制度”……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就赴河南、西北等地视察三门峡工程和农业生产等情况给周恩来总理的信中提到:“三门峡工程数量不成问题,质量也不坏,但今天的中心问题还是讲求质量,这是千年大计,必须保证质量是中国第一,甚至是世界第一。”工程建设以“质量好、进度快、造价省”在中国水电建设史上首屈一指。2016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被鉴定为“安全一类坝”。
三门峡大坝不仅是万里黄河上的第一坝,她的开工兴建谱写了一些列中国水电之最,填补了一项项空白。
她不仅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高度在100米以上的混凝土大坝,还是第一个采用机械化施工、第一个使用大跨度的缆索起重机、第一个在大江大河上进行立堵进占截流、第一个采用截流模型试验来指导截流、第一个进行大规模混凝土浇筑并达到年浇筑量超过100万立方米、第一个在高峰年的年投资近1亿元的水电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开创了我国水电发展史上诸多“第一”,凝聚着水电建设者们的智慧和汗水,为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宝贵、丰富的经验,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这是为人们所不能忘记的。
如果黄河是一本复杂而厚重的大书,而作为治黄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无疑是一个至为重要的篇章。在这段建设历中,有背负民族复兴国家强盛重任的领袖人物,有把毕生献给黄河的建设者,有以血汗之躯筑起巍峨大坝的千万普通劳动者,还有那些在回望历史中萃取奋进力量的大禹传人。
站在三门峡坝顶,溯流而上,可以检索鲧堵禹疏及历代先祖筑坝拦河、堵疏并举的治黄历史,也可以顺流而下,畅想人类水利事业的未来。这个共和国水利工程的“长子”,她的孕育、诞生、成长到成熟,无不与祖国艰难曲折的探索和发展历程休戚与共、血脉相连。透过这条时空隧道,在“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号召中,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指引下,新一代明珠人将站在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把目光投向未来,全力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责任担当,坚定撑起“功成必定有我”的跨越阶梯。(王铎)
责任编辑:华夏炎 审核:王铎